Linux磁盘规划经验

Lear 2025-08-05 11:00:00
Categories: > > Tags:

Linux磁盘规划经验

Linux磁盘的规划,刚开始会让人很纠结,到底该划分多大空间?该使用什么样的文件系统类型?等等等等。不纠结,其实把握好几个关键点,往往能够在后期运维中,减少很多麻烦。

毛驴在系统运维过程中,往往将系统的磁盘分区划分为“系统分区”和“应用分区”两部分,然后对两个分区区别对待。

系统分区

这里的系统分区,指的是Linux操作系统自身运行所需要的空间,根据经验,50GB的容量就足够了。

前提是不要把应用程序安装在“系统分区”里,因为应用程序往往是最活跃的,会产生大量的应用数据和日志等,非常占用磁盘空间。

是否使用LVM都可以,因为Linux系统自身运行往往并不会产生大量的空间占用,这是无论LVM使用与否,都是安全的。

应用分区

应用分区是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的。首先需求方往往不知道自己要使用多大的空间,文件类型是数量较少的大文件,还是数量较多的小文件往往都不清楚,这时候我们一般单独划分一块磁盘给它,并且一定要使用LVM,以方便后期扩容,具体参考无感对Linux进行磁盘扩容?简单入门LVM,空间可以暂时分配50G到100G,后续根据观察,对磁盘进行调整。

此外,文件系统的类型该怎么选,当前最流行的文件系统有ext4和xfs,比较新的CentOS、Rocky Linux等都已经把xfs作为默认选项。对于一般应用来说,两种选择都可以,不必纠结。毛驴更喜欢使用ext4,因为ext4是毛驴的老朋友,稳如老狗,值得信赖。

然后单独划分一个/data目录,用来存放应用系统的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。

单独为该应用创建个普通用户,然后将/data目录的属主给这个用户,其他用户不能使用这个目录。

你会感激上述操作。

画外音,提前避免inode不足的问题

如果能问到文件存储的是存储大而少的文件还是小而多的文件类型,这样就可以提前避免出现inode不足的问题,因为inode数量在创建完文件系统就是固定的,修改inode数量只能重新格式化磁盘。生产系统,格式化数据是非常可怕的操作。一是停机,二是磁盘操作容易导致生产事故,不敢轻举妄动。

对于大量小文件的需求,我们一般使用如下命令

1
mkfs.ext4 -T small /dev/vg00/lv00

这条命令,可以产生更多数量的inode,且文件块的大小是1KB。

传统默认的命令如

1
mkfs.ext4 /dev/vg00/lv00

将会产生数量较少的inode,文件块的大小是4KB。

一般的情况,默认选项就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,除非特别指出,就用默认选项就没问题,否则就使用-T small这个选项,这个选项虽然能够有数量更多的inode,但是,如果存储大文件的话,会导致文件块过于分散,反而不利于性能。

So,一般情况下,不纠结,选择默认足矣,特殊情况下(1%的可能下),比如数量极大的小文件,就加上-T small选项。